第597章 更可怕的算数题
书迷正在阅读:我的混乱情史:一个男人的自述、蛮荒宇宙、开局一把破弓弩金币全靠打山贼爆、九个姐姐宠溺我独爱、荒古道天诀、神医:瘫痪三年,起身即为神、绝世萌宝:天才娘亲帅炸了、斩神:吞噬星空、紫色星辰下的约定、明末第一狠人:先灭建奴再抢崇祯
“李奥先生,基于现有信息,我做出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推测。” 贾维斯有条不紊地陈述着。 一、实验性观察阶段(契合热力学原教旨主义科研逻辑) 在太平洋海底坍缩事件中,外星文明埋设的 “维度锚点” 极有可能持续监测着地球的能源利用率。当人类启动戴森球框架构建工程,能源利用程度达到卡尔达肖夫指数 1 级文明门槛的 1.7% 时,外星文明的观测系统仿若科学家关闭实验室灯光,进入静默期,专注观察荧光菌落的自组织模式。地球文明于他们而言,宛如精心设定的实验样本,每一次在能源领域的探索、每一项技术突破,皆被视作珍贵数据,值得耐心观察与详细记录,用以研究地球文明在能源困境下的自我组织和发展潜能。 地球通过 “蜂巢城” 实现高达 99.8% 的 co?转化率,达成碳循环闭环,这一成果或许触动了外星文明的评估机制。在热力学原教旨主义的理论体系下,人类主动降低生态熵、提升有序度的行为,被暂归为 “有序度实验样本”,从而获得了宝贵的观察窗口期。外星文明期望借此深入探究,地球文明能否长期维持这种有序状态,以及该状态对文明整体发展走向产生的深远影响。 二、维度战争的时间差(凸显跨文明认知鸿沟) 该外星文明很可能运用 “量子历史切片” 技术,其观察周期以引力波震荡频率为参照。换算下来,地球时间的 1 年,在外星文明的时间尺度里,仅仅是实验数据上传的短暂瞬间。这种巨大的时间认知差异,犹如一道天堑横亘在两个文明之间,致使地球文明难以洞悉外星文明的行为逻辑与真实意图。于外星文明而言,一年不过是转瞬即逝的片刻;而对地球文明来说,这一年却承载着无尽的紧张与担忧,漫长且煎熬。 三、文明筛选机制的触发 依据热力学审判准则,地球当前的能源维度系数 γ 为 0.42(一级文明基准要求 γ≥1.5),熵减效率 η 仅为 0.37(合格阈值为 η≥0.89)。基于此,外星文明判定地球进入 “观察 - 迭代” 阶段。当戴森球完成度突破 23% 时,将触发二级评估。这一机制类似宇宙级别的图灵测试,唯有自主突破技术奇点、实现文明跃升的种族,才具备与外星文明对话的资格。这清晰地表明,地球文明目前尚未达到外星文明预设的标准,当下正处于被观察状态,唯有在能源利用效率与熵减成效等关键指标上取得显着提升,才有望开启与外星文明交流的大门。 四、跨维度隐匿技术(超越地球探测维度范畴) 外星文明的飞船或许隐匿于卡拉比 - 丘流形的紧缩空间内,借由量子泡沫涨落维持对地球的观测。地球的量子计算机阵列,诸如 “潘多拉系统”,其产生的 0.3% 背景噪声里,实则暗藏着外星文明通信信号的拓扑结构。这种六维相位调制技术极为复杂,以地球目前的科技水平,至少需达到二级中期文明程度,才有可能解码。这深刻彰显了外星文明在技术层面的巨大领先优势,他们凭借高维度空间运用和复杂量子技术,成功隐匿行踪与通信信号,让地球文明难以察觉与破解。 李奥听着贾维斯的分析,眼神却有些游离。相较于这些关于外星文明的推测,即将到来的会议才真正令他头疼不已。人类,似乎永远在关键时刻陷入内耗。 联合国特别会议厅,2041 年的寒冬。 玻璃穹顶外,纷飞的雪片重重撞击在纳米防护层上,瞬间化作细微粉末,如同宇宙尘埃般悄无声息地飘落。会议厅内,氧气循环系统发出沉闷且令人不安的嗡鸣声,空气中弥漫着争吵产生的口水味,与檀香木椅散发的酸涩气息交织在一起,营造出压抑而紧张的氛围。 瑞士全息投影代表略显烦躁地解开衬衫第三颗纽扣,大声说道:“现在,我们面临一道比西伯利亚核冬天更为残酷的算术题。” 欧盟主席面无表情,机械义眼闪烁着冰冷的光。她身后悬浮着的逃亡者配额公式,在她眼中仿若中世纪赎罪券般 “神圣”: S = (Gdpx0.3) (科研贡献值 x0.5) (文化遗产指数 x0.2) “为了高效传承文明,我们只能如此。” 她轻轻抚摸着胸前的拜占庭珐琅十字架,语气不容置疑,“经测算,方舟维持最低生态循环的单位人数为 1200 人。一旦低于这个数字,基因多样性将在第三代面临崩溃。最高生态循环的单位人数为 人,一旦超过这个数字。最高生态循环的单位人数为 人,一旦超过这个数字,资源的消耗速率将远超再生速度,引发资源危机,进而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与生态平衡的彻底崩塌。” 刚果代表听闻,不禁嗤笑出声。这种将人类价值简单量化的公式,在他看来,与中世纪用赎罪券衡量灵魂救赎的行径如出一辙。虽说打着文明传承的旗号,却以冰冷数字决定生死去留,全然不顾及人性与平等。更何况,提及方舟生态循环与基因多样性问题,不过是为这种不合理的分配方式披上 “科学” 外衣。 刚果代表缓缓掏出一个皱巴巴的芒果,果皮上比利时殖民时期橡胶园的烙印依旧清晰可见。“十九世纪,他们用这种东西换我们祖先的手指。” 说着,他猛地将刀尖刺入果肉,暗红色的汁液飞溅而出,洒在投影的公式上,“如今,你们想用新算法夺走活人的希望?” 他深知,这种算法极有可能使弱势群体再次沦为被牺牲的对象,就像历史上他们的祖先遭受的不公与压迫。 华国代表微微侧目,看了钢铁侠李奥一眼,随后沉稳开口:“五千年前,大禹治水,重在疏导,而非依赖方舟。” 他轻点腕表,空中瞬间浮现出都江堰精妙的流体力学模型,“我们提议采用抽签方式 —— 利用量子计算机生成绝对随机数,确保公平。” 此举意在传达华国传统文化中顺应自然、惠及众生的智慧,在这关乎全人类命运的时刻,倡导公平公正的解决方案。 俄罗斯代表听闻,情绪激动,钛合金假肢猛地捏碎手中咖啡杯,发出刺耳声响。“绝对公平?” 他的眼神中满是愤怒与不屑,想起当年华国 LY 集团在西伯利亚核事故区域问题上提出的高额条件,心中的不满愈发强烈,“人类此刻需要的是英明决策,不是赌场式的碰运气!” 在他看来,这种抽签方式太过随意,人类存亡关头,应由有能力、有资源的决策层主导,而非靠随机决定谁能登上拯救人类的方舟。 就在这时,某小国代表毫无征兆地抽搐倒地,急救喷雾在他喉咙口迅速凝成冰霜。然而,会议室内无人起身施救,所有人都在心底默默盘算:少一张反对票,或许就能多争取 0.7% 的登船概率。人性的自私与贪婪,在这生死抉择的关键时刻暴露无遗。 非洲联盟代表见状,立刻起身,大声疾呼:“我们拥有庞大人口,我们的智慧与劳动力是人类文明延续不可或缺的力量。绝不能被忽视,在逃亡计划中,我们理应占据足够份额!” 声音中饱含着对自身民族的强烈责任感与对公平的渴望。 太平洋岛国联盟的老妇人一直静静聆听,此刻终于打破沉默:“我们的祖先乘独木舟横渡汪洋时,会在船舱最深处放置一块火山岩。那并非为了压舱,而是万一沉船,能为后来者指引方向。” 她的话语意味深长,提醒众人,人类文明的核心在于文化知识的传承,而非单纯对物质资源或生存机会的争夺。在末日阴影笼罩下,更应珍视和保留文明的火种。